
联系我们

956079
2020-09-01 17:15:32
筑牢组织保障。全省金融系统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扎实推进金融精准扶贫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完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坚持监管部门合力抓、各级单位“一把手”带头抓、金融机构具体抓,构建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协同配合的大金融扶贫格局。持续开展新时代担当作为、金融精准扶贫劳动竞赛、金融网络扶贫创新案例评选等活动,建立落实金融系统贫困村挂点帮扶、党员结对帮扶等机制,激励金融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担当作为。 筑牢制度保障。研究制订了《江西省金融扶贫工作规划》《金融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等中长期政策意见,以及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要点、普惠金融行动方案等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资金投入、帮扶动员、责任保障等,完善顶层设计,强化金融扶贫部署落实。出台资本市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建设、贫困县特色农业保险试点等区域性、专业性政策文件,凝聚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合力,打出金融扶贫政策举措“组合拳”。完善金融扶贫考核评价和议事机制建设,建立金融扶贫省级协调机制和扶贫小额信贷省级联席会议机制,制定《江西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实施细则》,不定期开展现场核查及暗访督导,信息互通、工作互促,有力提升了金融扶贫效果。 筑牢基层保障。推动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农信社等涉农机构全面完成三农事业部改制,设立专门服务部门,提供专业化三农金融服务。全省86家农信社(农合行)全面完成农商行改制,成为全国第五个全面完成农信社银行化改革的省份。聚焦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罗霄山片区、鄱阳湖滨湖四县和269个深度贫困村及所在县,给予信贷投放、物理网点、电子机具、政策宣传等优先倾斜支持。推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村镇银行总数达76家,其中25个贫困县全部组建村镇银行,在全国率先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主办银行“乡镇分片包干”制,对全省1493个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乡镇全部落实责任银行,3058个贫困村全部设置金融扶贫工作站,建设助农取款点2.13万个,实现乡村金融服务全覆盖。 做实产业金融扶贫。聚焦产业扶贫高质量、可持续,创新推出油茶贷、脐橙贷、药商贷、烟叶贷、毛竹贷、电商贷、产业扶贫信贷通等百余种信贷产品。截至今年6月末,产业扶贫贷款余额792.25亿元,带动超74万贫困人口增收,扶持发展了一批蔬菜种植、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累计发放贷款153.6亿元,惠及29.6万贫困户。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情双重挑战,对还款困难的办理展期续贷1049户、4748.1万元,延期贷款247户、1114.5万元,对有贷款意愿符合条件的新增贷款1.6万户、6.68亿元。 做稳就业金融扶贫。聚焦就业扶贫稳岗位、保增收,因地制宜推行“金融+就业”“金融+创业”“金融+扶贫车间”等金融精准扶贫模式,为贫困劳动力稳岗拓岗、稳定增收、稳步脱贫提供支撑。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作用,截至今年6月末,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08亿元,满足贫困群众多元化创业就业的资金需求。 做优消费金融扶贫。聚焦消费扶贫拓渠道、促销售,实行“金融+电商”“金融+消费”等模式,拓宽扶贫产品销路。江西证监局利用中国金融扶贫综合服务平台,帮助贫困县企业销售产品。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运用善融商务平台打造江西扶贫馆,2019年扶贫商户实现交易额7.4亿元。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利用邮政集团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商流“四合一”优势,提供电商扶贫“一条龙”服务。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依托“E百福”搭建贫困地区电商平台,帮助搞活商品流。 做精教育金融扶贫。聚焦教育扶贫断穷根、阻传递,推进金融机构在贫困县设立助学基金、捐建希望小学、师资培训、学生资助以及帮助贫困县师生购买公益保险等,支持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省证券公司在贫困县结对帮扶实施教育扶贫项目63个,投入资金2050.83万元,惠及贫困学生6109人次。加大贫困家庭子女助学贷款发放力度,全省助学贷款余额达37.7亿元。 做好搬迁金融扶贫。聚焦搬迁扶贫稳得住、能致富,摸排重点扶贫项目融资需求,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及搬迁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金融机构支持搬迁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和迁出区生态修复,为符合条件的搬迁贫困户提供建房、生产、创业等贷款保障。国家开发银行江西省分行、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累计发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及专项建设基金超43亿元,发放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贷款超22亿元。 力推保险保障防贫。大力实施防贫保险,制定出台《关于开展防贫保险的指导意见》,针对边缘易致贫低收入户、人均收入不高且易返贫已脱贫户,突出遇灾、遇病、遇困等不可抗力风险,以县为单位实施防贫保险,即时评估、及时赔付,全省107个县(市、区)及功能区全部落实保险防贫,截至今年7月底,已理赔帮扶1537人、理赔金额1316万元。实施农业保险,全省90多个农业保险产品覆盖所有县(市、区),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农业保险共为664.36万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717.94亿元。实施健康保险,扩大城乡贫困人口专项救治病种,将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全面取消贫困户大病保险封顶线,推进贫困人口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完善即时结算和异地结算,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覆盖贫困地区人口338.91万人,共向127.64万人次支付补偿金11.45亿元。 力促资本市场减贫。推动贫困地区企业上市融资,耐普矿机、腾远钴业、晶科科技、九丰能源、志特新材等一批贫困县龙头企业进入IPO扶贫绿色通道,今年2月耐普矿机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江西省首家贫困地区上市公司;晶科科技顺利在上交所主板上市;2家贫困县企业成功上市、融资29.68亿元。帮助22家贫困县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其中15家次直接融资8.74亿元。帮助贫困县企业发行扶贫公司债10只、融资69亿元。推动证券期货“一司一县”帮扶,国盛证券、中航证券、国泰君安等36家证券公司结对帮扶全省24个国定贫困县,累计对贫困县直接投资7574.29万元,协助引资7.09亿元,捐赠民资388.78万元;运用债券、直接投资及各类再融资手段帮助贫困县企业融资120.3亿元;设立产业基金5只、融资规模12.8亿元。推动“保险+期货”扶贫试点项目在7个贫困县落地。 力抓金融组织扶贫。推进融资担保扶贫,创新推出新余市国信担保公司“扶贫保”“产业兴农保”和宜春市鑫达担保公司“扶贫快贷”等特色融资担保扶贫业务产品,降低贫困县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准入条件,支持贫困县担保机构享受“五级分险”政策,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私募行业扶贫,截至2019年底,中央企业贫困地区(江西)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已在江西省完成股权投资项目5个,累计投资4.67亿元,促进贫困地区农业、林业、制造业等产业发展。推进融资租赁扶贫,探索推行“融资租赁+保障房”模式,以保障房为租赁标的物,盘活保障性不动产,为贫困地区政府开拓融资新渠道,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推进民间资金扶贫,引导民间资金流向贫困地区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实体经济组织,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25个贫困县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累计撮合资金9.17亿元、撮合笔数9385笔,为贫困地区脱贫发展注入资金支持。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收官之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金融系统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化金融改革,优化金融环境,强化金融服务,收获了许多决战脱贫攻坚的典型经验和优秀做法,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和保证。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们更要凝心聚力,迎难而上,以必胜信念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金融扶贫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扎实。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加大扶贫信贷投放,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金融扶贫贷款余额2069.6亿元,近三年累计投放3297亿元,增速高出全国4.3个百分点;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484亿元,余额占全国7.9%;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四分之一投向贫困县个人创业就业。金融扶贫强劲动能的持续增强,为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提供了坚实支撑。全省25个贫困县(含1个省定贫困县)全部摘帽,3058个“十三五”贫困村(含269个深度贫困村)全部退出,深度贫困堡垒全面攻克。相较2015年底,贫困人口从200万人减至9.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7%降至0.27%,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得到有效解决。2019年度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再获“好”的评价,近三年累计获国家成效考核奖励9.9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评价连续三年获全国“优秀”等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给予“江西脱贫攻坚成效明显,赣南苏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充分肯定。
上一篇:《鹰潭日报》:熊茂平会见恒邦保险总裁尹超一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
电话:0791-86726131 招聘邮箱:hbiccc@sina.com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丰和中大道166号第18层至23层
版权所有 2014-2015 恒邦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赣ICP备19014399号-1